對工業油品的影響—抗乳化性
不達標的油品不過濾對機器設備油很大的影響,影響設備工作,減少設備使用壽命等。工業油品的性能指標有密度、蒸汽壓、沸點、黏度、閃點、色度、水分含量、酸值、堿值、凝點、傾點、抗乳化性、抗氧化、抗腐性、抗泡沫性、防鏽性、耐電壓性,來判斷油品的好壞。
汽輪機油、液壓油、齒輪油等工業潤滑油在使用中,不可避免的要接觸或混入一些水分,若油品的抗乳化能力不好。它將與水形成乳化液,使水不是從油箱底部排除。乳化液進入潤滑係統會影響設備安全運行,升值損壞設備。因此。在生產過程中要處理好基礎油的精製深度,並注意所用添加劑和抗乳化性的關係。在調和、使用、保管、運輸過程中避免受到汙染,以確保油品的抗乳化性不受其他物質的幹擾。抗乳化性事汽輪機、液壓油、空氣壓縮機油、真空泵油等難以避免水汙染的油品的重要性,事在一定條件下的油-水乳液分離所用的時間,或一定時間下油-水乳濁液分離的程度(包括油中含水量、乳化層量、總分離水量三項)
潤滑油的抗乳化能力與是否含有表麵活性物質關係極大,因為表麵活性物質能大大降低油-水界麵的表麵張力,油-水界麵的表麵張力越大,油-水乳濁液分離越容易分離。潤滑油的精製深度及純淨程度也影響其抗乳化性,深度精製的純淨的潤滑油有較好的抗乳化性。潤滑油的物理性質如黏度也影響其抗乳化性,黏度大的油破乳化時間長一些。
潤滑油在使用中不可比年的被空氣中的氧所氧化,有些氧化產物或其二次反應產物就是表麵活性物質,因此隨著油品的被氧化,表麵張力逐漸下降,乳化傾向逐漸增加。再生油隻要工藝適當,除去了表麵活性物質,達到良好的抗乳化性並不困難。
工業上廠在量筒中裝入40mL式樣和40mL蒸餾水,並在54℃或82℃下攪拌5分鍾,裏路乳化液分離所需要的時間。靜止30分鍾或60分鍾後,如果乳化液沒有完全分離,或乳化液曾沒有減少到3毫升或更好,則記錄此時油層(或混合液)、水層和乳化層的體積,來計算和判別油品的抗乳化性。中國標準實驗方法事GB/T8022和GB/T7305,相應的國外標準實驗方法油美國的ASTMD2711和1401、英國的IP19、德國的DIM51599和ISO6614等。